紫苜蓿

出自台灣有毒中草藥毒性資料庫

跳轉到: 導航, 搜尋
中英文學名 科別 毒性 症狀

基本資料

科別

豆科 Leguminosae

屬名

苜蓿屬 Medicago L.

中文學名

紫苜蓿

拉丁學名

Medicogo sativa L.

英文名稱

alfalfa

中文俗名

苜蓿芽


紫苜蓿簡介

提到紫苜蓿可能有許多人不知道是什麼植物,但是提到苜蓿芽可能就瞭解了。苜蓿芽,英文稱alfalfa sprouts,為紫苜蓿的的嫩芽部分,在影養學上是一種熱量低纖維量高的食物,營養學歸類為蔬菜類,每100公克苜蓿芽熱量為18卡及膳食纖維2公克,而且含有多種營養成份,如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B群、鐵質,還有一些蛋白質等,所以是一種極佳的高纖低卡食物。苜蓿芽是低熱量和高纖雒素保健食物。苜蓿芽在動物實驗的主要保健作用,是有助於動脈粥樣硬化的預防及改善,也能使人類血液裡的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含量下降,故苜蓿芽的主要益處是防治動脈硬化。雖然苜蓿芽的好處非常多,但是也曾經有案例顯示有病患吃了苜蓿芽之後,惡化了本身的紅斑性狼瘡(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因此其安全性仍需注意。


毒性研究

許多人認為生食苜蓿牙可使天然成分不易流失,可以吸收較多的有效成分,但生食苜蓿芽也會同時吃進天然的毒素成分刀豆氨基酸(L-canavanine)及saponine,此二成分為主要導致苜蓿芽引起不良反應的原因。Kilta et al.(1996)的研究顯示苜蓿芽中的saponine會導致羊隻的瘤胃蠕動減慢,減少瘤胃中的一種原蟲數量,及減低流為和全腸道的消化能力[1]。Alcocer-varela (1985) [2]研究發現,苜蓿芽所含刀豆氨基酸(L-canavanine)與紅斑性狼瘡(SLE)有關。刀豆氨基酸可能引起身體內免疫T細胞的異常作用,導致一連 串的免疫異常反應,而發生全身性紅斑性狼瘡的病變。因此,正常人長期大量生食苜蓿芽或苜蓿芽種子,則要留心是否紅斑性狼瘡病變的症狀出現。紅斑性狼瘡的病患,則要避免食用苜蓿芽。另外,Malinow et al.(1982)[3]的研究也指出苜蓿可誘發猴子產生SLE,也可能使SLE病人的病情惡化。苜蓿芽大量攝食後,可能會破壞人類各種血球細胞,減少各種血球數, 如貧血或白血球稀少、血小板稀少。病患因此容易感染,且易出血等症狀。有些可能有關節痛、光敏感的反應,停止食用後,即可復原。

  • 症狀
    • 誘發紅斑性狼瘡
    • 惡化紅斑性狼瘡
    • 貧血
    • 白血球減少
    • 血小板減少
    • 關節疼痛
    • 光敏感
  • 有毒成份
    • 刀豆氨基酸(L-canavanine)
    • 皂素(saponine)

毒性分級

級數B


參考文獻

1. Klita PT, Mathison GW, Fenton TW, Hardin RT. Effects of alfalfa root saponins on digestive function in sheep.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1996; 74: 1144-1156.

2. Alcocer-Varela J, Iglesias A, Llorente L, Alarcon-Segovia D. Effects of L-canavanine on T cells may explain the induction of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by alfalfa. Arthritis & Rheumatism 1985; 28: 52-57.

3. Malinow MR, Bardana EJ, Jr., Pirofsky B, Craig S, McLaughlin P.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like syndrome in monkeys fed alfalfa sprouts: role of a nonprotein amino acid. Science 1982; 216: 415-417.


中英文學名 科別 毒性 症狀

個人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