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榔

出自台灣有毒中草藥毒性資料庫

跳轉到: 導航, 搜尋
中英文學名 科別 毒性 症狀

基本資料

科別

棕櫚科 Arecaceae

屬名

檳榔屬 Areca

中文學名

檳榔

拉丁學名

Areca catechu L.

英文名稱

areca nut, betel nut

中文俗名

菁仔


檳榔簡介

檳榔為重要藥用植物之一,萃取物已證實有抗憂鬱(抗抑鬱)效果。檳榔鹼也曾被用來治療寄生蟲(絛蟲、鉤蟲、蛔蟲、繞蟲、薑片蟲等)。我國國民健康局於2002年的調查發現,成年男性嚼食檳榔佔有百分之16.6,而女性佔百分之1.2,經統計全國約有兩百多萬人有嚼食檳榔的習慣。男性的年齡層主要約為35-49歲,但目前年齡有日漸下降的趨勢 ,人口多集中在東部及南部,且原住民佔相對多數。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嚼食檳榔且併有吸菸者佔嚼食檳榔者的百分之八十七。(7)


藥材圖片

檳榔根

檳榔根


外觀簡述

果實


產地

原產於馬來西亞,分佈涵蓋亞洲、東非及大洋洲。台灣檳榔有四大產區,分別為屏東、嘉義、南投及花東。適合生長的地方約海拔800-1000公尺高的山坡地,如嘉義梅山[6]。


毒性研究

2011年臨床研究統計指出,嚼檳榔者易增加缺血性心臟病的風險[3],而在檳榔中所含的成分- arecaidine (檳榔次鹼)則會造成副交感神經阻斷[4],且抑制γ-aminobutyric acid (GABA)吸收導致交感神經興奮,產生心跳呼吸加快、血壓升高、血糖升高、周圍血管舒縮障礙、多汗、瞳孔擴大、眼裂增寬、眼球突出、眩暈、灼性神經痛等症狀[5]。

  • 症狀
    • 臨床中毒症狀[1,2]
      • 心室纖維顫動 (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 心律不整 (arrhythmia)
      • 部分鈣離子阻斷
      • 心肌梗塞(myocardial infraction)

  • 毒性成份
    • 檳榔素(Arecoline),副交感神經作用藥劑,在一般劑量有催涎及發汗的作用,高劑量則會作用在肌肉及中樞神經。檳榔素在肝臟中會轉變成檳榔啶(Arecaidine),檳榔啶沒有副交感神經劑的效果。一般劑量對動物的行動無影響,但高劑量則有鎮靜的效果。一般在嚼檳榔時,其所含的檳榔素只有小部分被吸收,其他大部分都在石灰存在下,在口腔中轉變成檳榔啶[8]。


毒性分級

級數A


參考文獻

(1) Chou CJ, Su HM, Lee HH, Ko YC, Chen PH, Chen BH. Life-threatening cardiac toxicity after chewing inverted nut (pinang-wang). An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 2009; 54: 757-758.

(2) Hung DZ, Deng J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temporally related to betel nut chewing. Veterinary and Human Toxicology 1998; 40: 25-28.

(3) Tseng CH. Betel nut chewing and subclinical ischemic heart disease in diabetic patients. Cardiology Research and Practice 2010; 2011: 451489.

(4) Chu NS. Effects of Betel chewing on the central and autonomic nervous systems. Journal of Biomedical Science 2001; 8: 229-236.

(5) A. Huang Betel nuts, better not. Free China Review 1997; 47: pp.18–27

(6) 逸昀 臺灣大百科全書, 檳榔

(7) 張賢政 認識檳榔(上)

(8) 檳榔 [1]


中英文學名 科別 毒性 症狀
個人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