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心蓮

出自台灣有毒中草藥毒性資料庫

在2011年12月17日 (六) 18:10由Kmutox520 (對話 | 貢獻)所做的修訂版本
跳轉到: 導航, 搜尋

返回上一頁

目錄

基本資料

科別

爵床科 Acathaceae

屬名

穿心蓮屬 Andrographis

中文學名

穿心蓮

拉丁學名

Androkgraphis paniculata (Burm. f.) Nees

英文名稱

Common Andrographis,Green Chiretta

中文俗名

苦心蓮、一見喜、苦膽草、四方蓮、欖核蓮、斬蛇劍、圓錐鬚藥草、春蓮秋柳、春蓮夏柳、印度草、金香草、苦草、雄膽草、蛇草、百勞利、指天花。

[1, 8]

植物圖片

穿心蓮21.JPG


穿心蓮20.JPG


穿心蓮2.JPG

穿心蓮-實01.jpg


穿心蓮-葉0.jpg


穿心蓮18實.jpg


藥材圖片

穿心蓮

穿心蓮簡介

外觀簡述

莖高 30~80 公分,莖、葉味極苦,乾後變成黑色。莖直立,四稜形,下部多分枝,節膨大。

葉對生,卵狀矩圓形至矩圓狀披針形,長 6~8 公分,寬 1.5~2.5 公分,兩端漸尖,基部稍卵圓形,全緣,下面色較淡;葉柄短。

花由總狀花序組成疏散的圓錐花序。花萼裂片條狀披針形,長約 0. 3 公分,有短柔毛;花冠二唇形,筒部長約 0.5 公分,上唇頂端極淺 2 裂,下唇深 3 裂,長約 0.6 公分,全部白色,但下唇中裂片的中央有 2 塊紫黑色斑紋;雄蕊 2 ,花藥紫黑色,花絲全部被長軟毛。

果實

蒴果直立,條形而扁,略尖頭,中央有1縱溝,長 1~1.5 公分,寬 0.2~0.3 公分,近無毛,果梗長約 0.5 公分。種子近四方形,黃色至深棕色(1-2)。


產地


毒性研究

穿心蓮目前已有人體臨床實驗,給藥時間通常不超過二週,在正常劑量下,不易發生副作用;即使發生了不適反應,停藥後也很快就恢復正常。常見的副作用包括:過敏、疲倦、頭痛、淋巴結疼痛、噁心、腹瀉、有金屬刺激味道的口感等。 「世界衛生組織合作國際藥物監測中心(WHO Collaborating Centre for International Drug Monitoring)」紀錄則顯示,一個過敏性休克病例(anaphylactic shock)及二個過敏性反應病例(anaphylactic reaction)可能與穿心蓮製劑有關,但無法證實其因果關係。穿心蓮製劑製造廠Swedish Herbal Institute曾接獲五起過敏反應的副作用病例(5)。 Akbarsha等人的動物實驗顯示,長期、大劑量服用穿心蓮內酯可能會影響生育功能,導致避孕或不孕的後遺症(6)。Allan等人於動物實驗發現,連續服用至少二個月的穿心蓮內酯(每日劑量由20至1000 mg/kg),公鼠的睪丸酮、精子數、及精子活動力並沒有受到顯著影響。由於實驗設計的差異導致穿心蓮對生育功能的影響還未有定論,孕婦或想要生育下一代的男性及女性,都應謹慎,不要長期或大量服用穿心蓮或穿心蓮內酯(7)。 穿心蓮還有抑制血小板凝集及降血糖的作用,因此服用抗凝血劑warfarin、止痛劑aspirin的病患,最好不要併用穿心蓮。至於已經在服用降血糖藥物的糖尿病患者,也最好不要併用穿心蓮(5)。

  • 有毒成分
    • 1993年研究指出,穿心蓮乙醇萃取物和純化的二萜穿心蓮內酯會引發小鼠的綿羊紅細胞(SRBC)產生遲發型過敏反應(4)。
  • 中毒劑量
    • 中華本草中記載老鼠胃部灌食穿心蓮內酯之半數致死量(LD50)為20g/kg,穿心蓮根總黃酮在老鼠靜脈注射之LD50為1.15±0.28 g/kg(3)。

毒性分級

級數B, 等級2

參考文獻

1. 邱年永 原色臺灣藥用植物圖鑑(3) 穿心蓮 p210南天書局出版


2. 臺灣藥用植物資源名錄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編 穿心蓮 2003; p418

3. Hu XM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Zhong Hua Ben Cao). Shanghai Science Technology Publication, Shanghai, China. 1998; 20: p.p.440.

4. Puri A, Saxena R, Saxena RP, Saxena KC, Srivastava V, Tandon JS Immunostimulant agents from Andrographis paniculata. Journal of Natural Products] 1993; 56: 995-999.

5. 吳碧蘭、余依婷,穿心蓮於外感熱病之研究進展: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臨床作用。中華中醫雜誌,2009; 4: 23-29.

6. Aspects of the male reproductive toxicity/male antifertility property of andrographolide in albino rats: effect on the testis and the cauda epididymidal spermatozoa. Phytotherapy Research 2000; 14: 432-435, .

7. Agarwal A, Allan JJ Antifertility effects of herbs: Need for responsible reporting. Journal of Ayuveda and Integrative Medicine 2010; 1: 129-131.

8. 金門縣農業試驗所, 穿心蓮 2008


返回上一頁

個人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