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茄
出自台灣有毒中草藥毒性資料庫
(→毒性研究) |
|||
第137行: | 第137行: | ||
== '''毒性研究''' == | == '''毒性研究''' == | ||
- | *<font size=4 color=green>'''症狀'''</font> <font size=4> | + | *<font size=4 color=green>'''症狀'''</font> <font size=4> |
**1. 中樞性尿崩症[1] | **1. 中樞性尿崩症[1] | ||
</font> | </font> | ||
第156行: | 第156行: | ||
**1. 由案例報導得知,患者連續兩週服用印度茄濃縮液後,出現中樞性尿崩症,經MRI檢測發現腦部後葉的腦下垂體線腺出現hyper-intense的現象。另外,血液檢測發現血中ADH濃度呈現下降現象[1]。 | **1. 由案例報導得知,患者連續兩週服用印度茄濃縮液後,出現中樞性尿崩症,經MRI檢測發現腦部後葉的腦下垂體線腺出現hyper-intense的現象。另外,血液檢測發現血中ADH濃度呈現下降現象[1]。 | ||
</font> | </font> | ||
- | |||
=='''毒性分級'''== | =='''毒性分級'''== |
在2012年7月3日 (二) 13:35所做的修訂版本
中英文學名 | 科別 | 毒性 | 症狀 |
基本資料
科別 | 茄科Solanaceae |
屬名 | 茄屬 Solanum |
中文學名 | 印度茄 |
拉丁學名 | Solanum violaceum Ortega
Solanum indicum auct. non L. |
英文名稱 | Indian Nightshade, Tita bekuri, Karimulli, Poison berry |
中文俗名 | 鈕仔茄、刺鈕茄、刺天茄、五宅茄、刺柑仔、天茄子、金鈕頭、金紐扭、小顛茄、巴山虎、南天茄、刺頭、細黃茄、細顛茄、刺茄、紫花茄、Bassarassu、Bagao(排灣)、南天茄 |
植物圖片
印度茄花 |
印度茄花&果實 |
印度茄未成熟果實 | |
印度茄花&果實&葉子 |
印度茄種子 |
印度茄全株 |
印度茄簡介
印度茄原產於臺灣及南美,外觀除花果外,最大特色為披滿星狀毛,並且有黃色彎曲狀刺。因花期與結果期交會,因此可見到花果共存的情形。果實顏色呈現鮮艷的亮橘色,非常辨識。傳統藥用用途為消炎止痛、清熱除濕、袪痰消腫等功用,治各種疼痛、跌打損傷、消化不良等症狀。
外觀簡述
莖 | 亞灌木,莖高 1.5~2 公尺,多分枝,全株具毛及刺,刺扁平狀,常反捲。 |
葉 | 葉為單葉,互生,具葉柄,柄長 2~3 公分;葉片長 6.5~15 公分,寬 2.5~6 公分,卵形至卵狀長橢圓形,葉基鈍形,葉尖銳形,葉緣為全緣或深裂為羽狀或波狀,葉兩面密生褐色星狀絨毛,主脈有刺;葉與葉脈及柄具扁平刺。 |
花 | 花序為總狀花序,小梗 0.5~1.5 公分,腋生,被星狀毛;花萼鐘形,5 裂,裂片三角形;花冠徑 1.5~2 公分,藍紫色或白色,5 裂,裂片闊三角形,密被星狀毛;雄蕊 5 枚,輳合;花絲甚短;花藥長橢圓形,頂端孔裂;子房卵形,光划;花柱長約 0.7 公分,被星狀毛;柱頭頭狀;花期 4~11 月。 |
果實 | 果實為漿果,徑約 0.8~1.3 公分,球形,成熟時黃色或血紅色,包裹在開展的宿存萼裂片中,萼片具細刺。 |
產地
廣泛分佈於亞洲熱帶地區。臺灣全島低海拔地區均可見。
使用情況
印度茄在台灣傳統治療中,用於治療發炎,牙痛,腹水,水腫及傷口感染[1]。
活性成份
根[2] |
|
果實[2, 3] |
|
地上部分[4, 5] |
|
活性研究
- 1. 治療糖尿病 [6]
- 印度茄於北印度地區阿薩姆的Dhemaji區被用於治療糖尿病,使用方式為直接食用野生印度茄的果實。
- 2. 抗發炎[7]
- 印度茄果實乙醇萃取物給予以carrageenin誘導浮腫產生的albino大鼠,腹腔注射50 mg/kg以上,即有顯著的降低浮腫效果,而口服給予到2000 mg/kg都無顯著的降低效果。
- 3. 抗菌[8]
- 乙醇萃取印度茄葉,可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蠟樣芽孢桿菌(Bacillus cereus), 大腸桿菌(Escherichia coli)及綠膿桿菌(Pseudomonas aerogenosa),效果與對照組ampicillin及fluconazole一致。
- 4. 抗癌[5]
- 印度茄全株乙醇萃取物再以氯仿分離,氯仿層及乙醇層對於Colo205 (colon), KB (nasopharynx), HeLa (uterine cervix), HA22T (hepatoma), Hep2 (laryngeal epidermoid), GBM8401/TSGH (glioma)及H1477 (melanoma)皆有細胞毒殺效果。其中以dioscin及protodioscin效果更佳。Dioscin在10 μg/ml時,可抑制C6 glioma細胞株的DNA合成。
毒性研究
- 症狀
- 1. 中樞性尿崩症[1]
- 有毒成分
- 未知
- 中毒劑量
- 1. 兩周內,七劑印度茄濃縮液
- 機轉
- 未知
- 中樞神經毒性
- 1. 由案例報導得知,患者連續兩週服用印度茄濃縮液後,出現中樞性尿崩症,經MRI檢測發現腦部後葉的腦下垂體線腺出現hyper-intense的現象。另外,血液檢測發現血中ADH濃度呈現下降現象[1]。
毒性分級
參考文獻
1. Huang WH, Hsu CW, Fang JT. Central diabetes insipidus following digestion Solanum indicum L. concentrated solution. Clinical toxicology (Philadelphia, Pa.) 2008; 46: 293-296.
2. Yahara S, Nakamura T, Someya Y et al. Steroidal glycosides, indiosides A-E, from Solanum indicum. Phytochemistry 1996; 43: 1319-1323.
3. El-Aasr M, Miyashita H, Ikeda T et al. A new spirostanol glycoside from fruits of Solanum indicum L. Chem Pharm Bull (Tokyo) 2009; 57: 747-748.
4. Syu WJ, Don MJ, Lee GH, Sun CM. Cytotoxic and novel compounds from Solanum indicum. Journal of natural products 2001; 64: 1232-1233.
5. Chiang HC, Tseng TH, Wang CJ et al. Experimental antitumor agents from Solanum indicum L. Anticancer Res 1991; 11: 1911-1917.
6. Tarak D, Namsa ND, Tangjang S et al. An inventory of the ethnobotanicals used as anti-diabetic by a rural community of Dhemaji district of Assam, Northeast India. 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2011; 138: 345-350.
7. Singh RK, Joshi VK, Gambhir SS.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y of some traditional medicinal plants. Anc Sci Life 1998; 18: 160-164.
8. Srividya AR, Arunkumar A, Cherian B et al. Pharmacognostic, Phytochemical and Anti-microbial studies of Solanum indicum leaves. Anc Sci Life 2009; 29: 3-5.
中英文學名 | 科別 | 毒性 | 症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