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根卷柏
出自台灣有毒中草藥毒性資料庫
(→毒性分級) |
(→症狀) |
||
第90行: | 第90行: | ||
*<font size=3, color=green>'''機轉'''</font> | *<font size=3, color=green>'''機轉'''</font> | ||
- | <font size=3> | + | <font size=3>目前生根卷柏抑制骨髓造成全血球下降機轉並不明確,但文獻指出生根卷柏不只會抑制小鼠的逆轉錄病毒的逆轉錄酶也會抑制人類的DNA複製必需的DNA聚合酶以及影響細胞的分裂,因此可能為生根卷柏抑制骨髓細胞的原因(7, 10)。</font> |
*<font size=3, color=green>'''毒性成分'''</font> | *<font size=3, color=green>'''毒性成分'''</font> |
在2011年11月30日 (三) 17:12所做的修訂版本
目錄 |
基本資料
科別 | 卷柏科 Selaginellaceae |
屬名 | 卷柏屬 Selaginella |
中文學名 | 生根卷柏 |
拉丁學名 | Selaginella doederleinii Hireon. |
英文名稱 | |
中文俗名 | 綠色卷柏、深緣卷柏、爬柏、山棍草、水柏枝、山扁柏、大葉菜、梭羅草、多德卷柏、石刁柏、闊葉捲柏、龍麟草、石上柏 |
植物圖片
生根卷柏全株 |
生根卷柏 |
生根卷柏葉正背面 |
生根卷柏-苞子1 |
生根卷柏-苞子2 |
生根卷柏根 |
生根卷柏簡介
生根卷柏為卷伯科卷伯屬的多年生蕨類植物,又常被稱為石上柏,大多生長在中國的南部及西南部低海拔地區(4)。傳統常用於殺菌、抗病毒、抗癌以及治療心血管疾病(5)。在過去文獻報導指出石上柏被分離出數種的biflavonoids、 lignans和alkaloid等成分,這些具有生物活性,具有抗HIV、抑制人類DNA聚合酶、抗發炎作用以及細胞毒性。有案例報導指出食用生根卷柏後而造成造成嚴重中毒之副作用。
外觀簡述
莖 | 高約為12~35公分,主莖直立,基部傾斜,側枝多回分枝,分枝處生不定根。 |
葉 | 上部葉半矩圓狀披針形,長約0.4~0.5公分,寬約0.2公分,疏鋸齒緣;中部葉卵圓狀矩圓形,緣毛狀鋸齒緣;下部葉半矩圓形,微鋸齒緣。 |
孢子 | 孢子囊穗1~2穗,頂生,孢子囊為卵圓形。 |
[1, 3]
產地
分布在中國、日本、越南、馬來西亞、印度南部、琉球以及在台灣全境低海拔至中海拔山區之陰涼地或疏林下自生。(1-3)
毒性研究
生根卷柏廣泛的被使用於腫瘤的治療,在過去的研究報導指出萃取出來的amentoflavone和heveaflavone對於小鼠的癌細胞具有細胞毒性,對於HCT、NCI-H358和K562這三株人類腫瘤細胞株有癌細胞毒殺效果,但由於本身具有抗癌效果因此對於人體也具傷害性(6)。有案例報告指出食用生根卷柏後導致嚴重的可逆性骨髓抑制而造成全血球細胞減少(7)。而另外一篇報導指出在大鼠的實驗中,發現大鼠使用生根卷柏後造成血壓升高,因此患有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的病人在使用此傳統中藥必須更加注意(8)。
症狀
目前食用生根卷柏的中毒案例不多也沒有臨床資料證實其毒性以及副作用,但有案例報導指出一位58歲的中年婦女使用生根卷柏後導致可逆性的骨髓抑制,而使得白血球以及血小板降到一般值之下,使得此病人皮膚瘀斑(skin ecchymosis)、瘙癢(itching)以及牙齦出血(gum bleeding),直到停藥後血小板和白血球分別在第7天以及第11天恢復正常值(7)。此外在一個動物實驗發現生根卷柏中的醣苷衍生物具有提高血壓的作用,因此對於患有高血壓之心血管疾病患者食用上必須注意(8)。
- 機轉
目前生根卷柏抑制骨髓造成全血球下降機轉並不明確,但文獻指出生根卷柏不只會抑制小鼠的逆轉錄病毒的逆轉錄酶也會抑制人類的DNA複製必需的DNA聚合酶以及影響細胞的分裂,因此可能為生根卷柏抑制骨髓細胞的原因(7, 10)。
- 毒性成分
目前生根卷柏被分離出來的抗癌作用成分為黃酮類的amentoflavone和heveaflavone,以及會導致高血壓的醣苷衍生物hordenine。雖然黃酮類對於癌細胞有細胞毒性而有抗癌作用,因此對正常人細胞也可能具有細胞毒性,此部分必須做更進一步探討(7-9)。
- 中毒劑量
目前並無研究確切指出生根卷柏的中毒劑量,但在Ono et al報告指出在IC50(50%有效抑制濃度)為10 μg/mL具有抑制小鼠的逆轉錄酶以及抑制人類DNA聚合酶,因此Ono等人指出當使用濃度高於10 μg/mL(IC50)可能會造成骨髓抑制毒性(10)。
治療方式
目前在臨床案例報告發生的可逆性骨髓抑制案例造成的全血球下降,停止藥物後即可在數天後恢復正常(7)。
毒性分級
參考文獻
1. 呂炎周. 臺灣藥用植物名錄. 嘉義縣: 呂炎周. 2005:pp.91.
2. 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 臺灣藥用植物資源名錄. 台北: 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 2003:pp.47.
3. 鄭武燦. 台灣植物圖鑑 上冊. 台北: 茂昌圖書有限公司. 2000:pp.14.
4. Li SA, Zhu RH, Zhong M, Zhang YP, Huang KL, Zhi X, et al. Effects of ultrasonic-assistant extraction parameters on total flavones yield of Selaginella doederleinii and its antioxidant activity. J Med Plants Res. 2010 Sep 4;4(17):1743-50.
5. Chao LR, Seguin E, Tillequin F, Koch M. New alkaloid glycosides from Selaginella doederleinii. J Nat Prod. 1987;50(3):422-6.
6. Huang KL, Li SA, Zhu RH, Zhong M, Zhang YP, Zhi X, et al. Effects of ultrasonic-assistant extraction parameters on total flavones yield of Selaginella doederleinii and its antioxidant activity. J Med Plants Res. 2010 Sep 4;4(17):1743-50.
7. Pan KY, Lin JL, Chen JS. Severe reversible bone marrow suppression induced by Selaginella doederleinii. J Toxicol Clin Toxicol. 2001;39(6):637-9.
8. Lin RC, Peyroux J, Seguin E, Koch M. Hypertensive Effect of Glycosidic Derivatives of Hordenine Isolated from Selaginella doederleinii Hieron and Structural Analogues in Rats. Phytother Res. 1991;5:188-90.
9. Lee NY, Min HY, Lee J, Nam JW, Lee YJ, Han AR,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a new cytotoxic biflavanone from Selaginella doederleinii. Chem Pharm Bull (Tokyo). 2008 Sep;56(9):1360-1.
10. Ono K, Nakane H, Meng ZM, Ose Y, Sakai Y, Mizuno M. Differential inhibitory effects of various herb extracts on the activities of reverse transcriptase and various deoxyribonucleic acid (DNA) polymerases. Chem Pharm Bull (Tokyo). 1989 Jul;37(7):1810-2.